四圣谛
(另见)页面底部的视频
关于痛苦存在的真相
关于痛苦原因的真相
幸福存在的真相
道路的真相
八正道
中庸之道也被称为 "八正道",因为它包括八个方面,而这八个方面的发展必须同时进行。
- 正确认识
- 正确的思想
- 正确的言语
- 正确的行为
- 正确的生活
- 正确的努力
- 正确的注意力
- 正确的专注
这八个分支使佛教修行的三大要素得以发展和完善:
- 道德行为(希拉)
- 心行(三摩地)
- 智慧(般若)
无常
无常 "是佛教的一个基本原则,它适用于所有事物,这些事物在其普遍和恒定的相关性中,处于永久的状态转换之中。
所有存在的这种易变性和短暂性被称为 "无常"。它是一个普遍的现实,存在于世界、众生和所有情况中。无常使生死、生命和知识成为可能,也是我们死亡的原因。
相互依存
佛陀的教诲--佛法--告诉我们,万事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的:我们和我们的世界,存在的万事万物和已知的万事万物。没有任何事物、经验或知识不依赖于其他事物!
此外,作为个体的我们,也被佛法视为一组相互作用的元素。首先,在一个普遍接受的层面上,这是一个准科学的概念: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、因果关系的网络。
这样理解相互依存的概念与无常的概念是相辅相成的。
空虚
Śūnyatā,梵文术语,在德瓦纳伽利语中为 ून्यता;在巴利语中为 suññata,在汉语中为 kōng空,在佛教中指众生和事物的空性或无性(tathatā),它们本身不存在,换句话说,不存在任何本质、任何固定不变的特征。
它既适用于事物,也适用于思想和心灵状态。
佛教认为,一切事物的本质都是空性(śūnyatā),包括三界和涅槃。Śūnyatā并不意味着 "空性"。这是一个很难理解和定义的词。我把它翻译为 "空性 "是有保留的。在我看来,最好的定义是'相互依存',这意味着万物依赖于其他事物才能存在。[万物在本质上是相互依存的,因此其自身的存在也是空的。
空虚并不是空洞事物的内容,而是事物的真实本质。
菲利普-科努(Philippe Cornu)引述偈颂哲学家那跋陀罗(Nāgārjuna)的话、
佛教百科辞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