斯瓦米-普拉杰南帕德
斯瓦米-普拉亚纳帕德(Svâmi Prajnânpad)是当代印度大师(1891-1974 年),他的学说植根于最古老的印度传统,为渴望了解真理的人们指明了新的道路。
斯瓦米-普拉亚纳帕德接受过科学学科的训练,他调和了科学与传统、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。为了取得实效,萨瓦米吉(Svâmiji)经常提到实验,拒绝诉诸任何权威,但毫不犹豫地使用各种方法让弟子摆脱情感障碍。
斯瓦米-普拉杰南帕德从未写过一本书或做过一次演讲;他只对少数人(包括九个法国人)做过个别谈话。他给他们回信。他的一些演讲还被录了音。
对于所有接触过他的人来说,他都散发着爱和智慧的光芒。以下是他对自己病情的看法:
"在世界的生活中,我们总是抓住一个特定的对象。但是,当你感觉到并意识到没有什么可抓的时候,会发生什么呢?对世界的认识完全消失了,当这种感觉具体化时,你会觉得:"一切都是我的,一切都是属于我的"。觉醒就是如此。
1966 年 8 月 5 日的访谈。
"你会觉得:我该做的我做了,我该得的我得到了,我该给的我给了。
斯瓦米-普拉杰南帕德的公式》一书,附阿尔诺-德雅尔丹(Arnaud DESJARDINS)的评论
斯瓦米-普拉杰南帕德传记
Yogeshvar Chatterjee 于 1891 年 2 月 8 日出生在距离加尔各答约 50 公里的钦苏拉一个非常贫穷的婆罗门家庭。他学习成绩优异,对物理科学很感兴趣。20 世纪 20 年代,他在自己任教的贝拿勒斯大学图书馆发现了弗洛伊德的著作。1922 年,他找到了尼拉兰巴-斯瓦米(Niralamba Svami)大师。在哥哥的坚持下,他同意结婚,但在女儿出生前三个月,他从大学辞职,前往喜马拉雅山出家。
丹尼尔-鲁马诺夫撰写的传记
他的弟弟来找他,他重新回到了大学。1930 年 9 月,他的师父去世后,他搬到了禅那修行院。在此期间,他找到了一种不受干扰的成就感。他为少数印度弟子所熟知。丹尼尔-鲁马诺夫于 1959 年见到了他。斯瓦米吉曾两次访问法国,一次是 1966 年与阿尔诺和丹尼斯-德雅尔丹(Arnaud and Denise Desjardins)在布尔拉雷纳(Bourg La Reine),另一次是 1973 年应丹尼尔和科莱特-鲁马诺夫(Daniel and Colette Roumanoff)的邀请在诺曼底。他于 1974 年 9 月 24 日去世。
引语(摘自信件和访谈)
"首先,要清楚地看到什么是你,你是什么,此时此地:要做到这一点,你必须确信比较和价值判断是绝对没有根据的。没有什么是好的,也没有什么是坏的,所以你就是你,此时此地的你。"
"一切都是中性的,一切都是绝对的,一切都是本来面目。是你让它看起来是好是坏,是愉快还是痛苦。"
"看不到自己的人,永远不会停止谈论他人。他把时间都花在了发现和鄙视他人的缺点和弱点上,而这些缺点和弱点其实都是伪装和压抑在他自己身上的。
"首先要接受自己。当你不接受自己,把自己想象成别人时,你认为的自己和真实的自己之间就会产生矛盾。
"你要为自己的幸福负责。只有你自己,没有别人"。